说起来。
松井石根这封投降劝告书的内容是这样的:百万日军已席卷江南,南京城已处于包围之中……江宁之地乃中部古城,民国首都,明孝陵,中山陵等古迹名胜猬集,颇具东亚文化精髓之感。
日军对抵抗者虽极为峻烈而弗宽恕,然于无辜民众与无敌意之中国军队则以宽大处之,不加侵害。
至于东亚文化,犹存保护热心。
贵军苟欲继续交战,南京则必难免于战祸,是以千载文化化为灰烬,十年经营终成泡沫。
故本司令官代表日军奉劝贵军当和平开放南京城……大日本陆军总司令松井石根。
松井石根的这封劝降书可谓是写的假模假式,冠冕堂皇,一副救世主的模样,一是要保护千年古城南京;二又是热心的劝告无辜民众和军人不要做抵抗。
其实这样的劝降信不仅仅是一封。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历史的时候都说士兵们为什么不反抗。
枪械交出去后,怎么反抗,拿什么反抗。
现在来读松井石根的这封投降劝告书,简直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,让人觉得恶心。
陈贤之带领着七八个中国士兵伪装成少佐大摇大摆的走出了教堂。
在他们走后,陆剑雄也带着几个人往下江的方向摸过去。
原本的教堂又恢复了安静。
李教官带着人找准通往中央银行大楼的方向后,就开始朝着那个方向挖掘。
硕大的教堂里只剩下了约翰.米勒,陈乔治和浦生,小豆子几个人。
大约四十多分钟。
陈贤之一行人就抵达了安全区内。
按照南京!南京!和拉贝日记里面的剧情。
其实拉贝开设安全区是得到了日本方面的首肯。
前期没有怎么为难安全区。
毕竟,拉贝也是纳粹的一员。
陈贤之到来的时候,还有很多平民百姓往安全区里涌进,可以这么说。
其中还是有很多的溃兵夹杂在其中。
在拉贝日记电影里,安全区的众人曾经这样给日本人这样说过:安全区内士兵一概不准进入,并且保证在区内不存放武器,不设防御设施,绝不窝藏士兵,中国士兵将被缴械,而他们将会将这些被缴械的士兵,作为战俘交给日本军队。
当然,这是电影里面的剧情。
但是,经过昨天陈贤之找过拉贝后,原本计划就要有所改变。
等到陈贤之一行人来到安全区的时候,立刻引起了骚动。
其中不少还有枪械的士兵都是纷纷高举着枪械做出投降状。
陈贤之看了一眼后,没有搭理,反而是自顾自的往安全区走去。
正在安全区外的拉贝见到陈贤之后,立马迎了过来。
昨天陈贤之给他的钱还有粮食可是派上了大用处。
见到陈贤之后,拉贝把陈贤之带到了办公室里。
“先生,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。”拉贝见到陈贤之到来显得热情了许多。
“拉贝先生,今天有多少军人到来?”陈贤之问道。
“大约七千多人。”拉贝开口说道,其实加上昨天涌入安全区的士兵,足足有两万多人。
但是,很多士兵都脱掉了自己的军装,装扮成老百姓。
“晚上,我会再来。”听到这个数字,陈贤之并没有惊讶。
毕竟是十万的溃兵。
七千人只是杯水车薪罢了。
但是这人数,也更加让陈贤之坚定了抗战到底的想法。
在这里没有多呆。
陈贤之让郭歧私下里找姜淑云,看看是否需要转移一部分女学生去教堂。
呆在安全区里并不安全。
或许等到日军扫除了残余的中国士兵后,就会调转枪口前来寻找乐子了。
这里的乐子,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什么。
在安全区里,郭歧找到姜淑云后,口头传达了陈贤之的话。
大概意思就是,日军会反扑向安全区,让郭歧去联络那些熟识的国军军官。
从安全区里出来后。
陈贤之又转悠着,路途遇见日军也是用日军打着招呼,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。
等到来到中央银行大楼后。
发现这里并没有被日军占领。
反而还有国军的士兵在顽强抵抗。
而且进攻这里的是居然是一个步兵中队大约人员194,各种枪174,掷弹筒6,在配上机枪,还有几辆豆丁小坦克停在旁边。
但是日军并没有对这里狂轰滥炸。
想来也是因为知道里面有德系的武器装备,所以害怕引起大爆炸,其次就是这批装备,日本人也用得着。
银行大楼的士兵是教导队的人在值守,依靠这个建筑似乎抵抗了很久。
再加上里面不愁弹药,让小鬼子举步维艰。
在拉贝日记里曾经有个这个画面。
就是在日军攻占南京几天后12月15日,依然有炮火声响起。
这中央银行的建筑类似于八百里面的四行仓库,但是不同的是只有四层楼高,同样都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。
面对这样的一座碉堡,可谓固若金汤。
陈贤之看了看中央银行里面的国军,大约只有二三十人,面对进攻的日军,毫不畏惧。
但是,这些人想来也坚持不了多久。
“撤退。”陈贤之看着眼前的近况,突然大声的喊道。
原本正在进攻的小日本突然愣住了。
就连那个中队长都给愣了愣,但是瞧见陈贤之的军衔后,立马跑过来点头哈腰道:“少佐,不知道为什么下达这个命令。”
“八嘎,中国军队只有二三十人,你们一个中队都久攻不下。”
“你们休息一下,我带人来增援。”陈贤之怕的是这些日本鬼子把中央银行给打下来,于是说道。
可是听到陈贤之的话后。
那个中队长脸色有些难堪的说道:“少佐阁下,这个地方,是我们第16师团最先占领的。”
“八嘎,你以为我会贪恋那些装备?我来扫除他们,你把里面的机枪和冲锋枪分我们一部分就行了。”
陈贤之倒是知道为什么眼前的小日本不愿意了。